梦远书城 > 王夫之 > 庄子解 | 上页 下页
天道(2)


 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,子路谋曰:“繇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,免而归居。夫子欲藏书,则试往因焉。”孔子曰:“善。”往见老聃,而老聃不许,于是 十二经以说。老聃 音翻,绎也,申绎其说也。十二经,六经六纬。按纬书,汉人所造,则此篇非漆园之书明矣。 中其说曰:“大谩。愿闻其要。”孔子曰:“要在仁义。”老聃曰:“请问仁义人之性邪?”孔子曰:“然。君子不仁则不成,不义则不生。仁义真人之性也。又将奚为矣!”老聃曰:“请问何谓仁义?”孔子曰:“中心物恺,兼爱无私,此仁义之情也。”老聃曰:“意! 噫。 几乎后言! 早闻则早斥之矣。 夫兼爱不亦迂乎!无私焉,乃私也。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!则天地固有常矣,日月固有明矣,星辰固有列矣,禽兽固有群矣,树木固有立矣。夫子亦仿德而行,循道而趋,已至矣;又何偈偈乎揭仁义, 偈音结,用力貌。 若击鼓而求亡子焉?意! 同噫。 夫子乱人之性也!”

  〔解曰〕 因其自然,则仁义之形且不立,而况于名?仁义之形名不立,而况于是非?击鼓而求亡子者,循名以求形之谓。

  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:“吾闻夫子圣人也,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,百合重趼, 趼,古显切,胝也。 而不敢息。今吾观子,非圣人也:鼠壤有余蔬而弃妹, 鼠壤,谓蔬多为鼠所窃。 不仁也; 有余惠而不以施于所爱。 生熟不尽于前, 生,腥也;熟,烹也。 而积敛无崖。 物至受之,而不却之以立义。 ”老子漠然不应。士成绮明日复见,曰:“昔者吾有刺于子,今吾心正却矣。 却,止也。 何故也?老子曰:“夫巧知神圣之人,吾自以为脱焉。 不以为事。 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,呼我马也而谓之马。苟有其实,人与之名而弗受,再受其殃。吾服也恒服, 不与人争得失,自安屈服。 吾非以服有服。 非以有所愧而屈服,自不与人竞耳。 ”士成绮雁行避影,履行遂进,而问修身若何。老子曰:“而容崖然, 立异。 而目冲然, 目光射人。 而颡 然, 高视貌。 而口阚然, 气盈,常若欲言。 而状义然, 自以为得。 似系马而止也; 驰骋之心不息。 动而持, 恒有所挟持。 发也机, 应之速。 察而审, 知之必详。 知巧而睹于泰, 作盛满之观。 凡以为不信。 皆不能自信,而外假于仁义。 边竟有人焉,其名为窃。” 竟、境通。名为窃,与盗相去不远也。

  〔解曰〕 不自信而欲有其美者,皆所谓贼心也。窃物之余,以施惠于所亲爱而为仁,乘己之足,以攘廉节而为义,皆不能自信,而窥觊天下之美,欲居之耳。无其实而贪其名,贪其名而袭其实以自骄,而辞不美之名。贼心不息,而天下以巧知神圣之名归之。脱此者而后于己无不信,于物无不服。呼马呼牛,皆服也,老子所谓“早服”也。此节于庄子之旨为合,但上下不相为类。有为则有名;巧知神圣皆为也,凡为皆窃也。若如上文所云“臣道有为”,则臣可以窃为道乎?《外篇》之文,杂纂而无定论,纯驳相间,非有得于庄子之言者所撰次,益可见矣。

  老子曰:“夫道:于大不终,于小不遗, 评曰:天之所至,皆道之至;天之所有,皆道之有。 故万物备;广广乎其无不容也, 大之至也。 渊乎其不可测也。 深之至也。 形德、仁义,神之末也;非至人孰能定之? 评曰;定则不为其所骛。 夫至人有世, 世为其所有。 不亦大乎!而不足以为之累; 天下之大,有之不累。 天下奋棅,而不与之偕; 棅同柄。人各奋起争权柄,而己否。 审乎无假,而不与利迁;极物之真,能守其本;故外天地,遗万物,而神未尝有所困也。通乎道,合乎德,退仁义,宾礼乐,至人之心有所定矣。”

  〔解曰〕 形之于德而为仁为义,皆逐形名之末,以与世争持权棅;而不知前此者之未有,后此者之不留,则所为皆假耳,夫穹然而为天,颓然而为地,以有风雨露雷,飞潜动植之利,而人所惊为天地至大莫测之化者,实神之末耳,况万物乎?故外天地,遗万物,乃以得天地之神,太虚无形,合万化而不形者,天地之神也。静定无为,含众德而不形者,至人之神也。善恶、得失,荣辱、吉凶,皆备容之,而无迹以使人易测,则物自化而天自定,斯以为圣人之心;此无为而静之本也。

  世之所贵道者,书也。书不过语,语有贵也。语之所贵者意也 ,意有所随。 因事会之适然而生其意。 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。而世因贵言传书!世虽贵之哉?犹不足贵也,为其贵非其贵也。故视而可见者,形与色也;听而可闻者,名与声也。悲夫!世人以形色、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!夫形色、名声,果不足以得彼之情,则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而世岂识之哉?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,问桓公曰:“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?” “读者”者字,一本作“为”,一本有“者为”二字。 公曰:“圣人之言也。”曰:“圣人在乎?”公曰:“已死矣。”曰:“然则君之所读者,圣人之糟魄已夫!”桓公曰:“寡人读书,轮人安得议乎?有说则可,无说则死。”轮扁曰:“臣也以臣之事观之。斫轮,徐则甘而不固,疾则苦而不入; 疾徐指辐毂相受之栒而言。徐,宽也。疾,紧也。甘易入、苦难入也。松则不坚,紧则不受。相争毫忽,规矩所不及也。 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之心;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臣不能以喻臣之子,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,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。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。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!”

  〔解曰〕 极有为者之所为,仁义而已。乃其所为仁义者,岂果有以自信而审其无假哉?读书而闻有仁,则以为仁;读书而闻有义,则以为义。不知古之为此言者,适乎时,因乎化,而非其必然之情也。窃其所言以自贵,而挠万物之情,此儒墨之所以多为多败,而撄人之心也。其无独见而惟人言之从也,曰道谀。其有人之有而自忘也,曰贼心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