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王夫之 > 庄子解 | 上页 下页
齐物论(2)


  一受其成形,不亡以待尽;与物相刃相靡,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 ,不亦悲乎! 为天所吹,不能自主,故可悲。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,苶然疲役 苶音聂,疲貌。刊本作 ,误。 而不知其所归,可不哀耶!人谓之不死,奚益?其形化,其心与之然,可不谓大哀乎!人之生也,固若是芒乎? 芒,昧也。尽一生之云为,皆芒昧也。不知为谁而怒也 。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? 人人尽然,何足深较。

  〔解曰〕 所谓君者无君也,所谓宰者无宰也。天吹之而成籁,天固无益损,而人恶得有是非乎?然而因知立言,因言立辨,以心斗物,以物斗心,相刃相靡,形化心亡而后已。其芒昧也,可哀矣哉!我与之俱昏昏,而何能使人昭昭?人无有不昏昏,而何用使之昭昭耶?天之静而不受人之益损者,儒听其为儒,墨听其为墨,朗然大明,自生自死于其中,而奚假辨焉。

 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,谁独且无师乎?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,愚者与有焉。 评曰:不但知世事而取一端以为是者有成心也,愚者亦有成心焉。敔按:愚者自智,则智者亦愚而已。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,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。是以无有为有。 未有成理昭然于心,而豫设是非之辨,皆心所造作,非理本然也。昔,昨日也。今日方适越,而昨日已至,此惠子之言,庄子用之,以见必无此事。 无有为有,虽有神禹且不能知,吾独且奈何哉! 人各以成心为论,谁能止之?方以智曰:“禹之神,惟勤俭不自满假而已。”

  〔解曰〕 乍作乍已,而终芒于所自萌,一言不足以立,而炎炎詹詹且无穷焉,其所挟以为己信之情者,成心而已。成心者,闲闲间间之知所成,于理固未有成也。无可成而姑逞其词,以是其所是,非其所非;一气之所激,笙簧聒耳,辨之不胜辨也,无容奈何者也。

  夫言非吹也。 吹无成响,言则因成心而立言。 言者有言,其所言者,特未定也。 虽有言,而是非固不定也。 果有言耶? 果有所见而立言乎? 其未尝有言耶? 抑漫然言之耳。 其以为有异于 音,亦有辨乎,其无辨乎? 评曰:皆天使之言耳。 音寇,鸟在壳中,会意。方以智曰:“禽言如鹊则报喜,鸦则报凶,布谷催耕,鹳鸣审雨,可听之为准。 音未定,则不可为准矣。”

  〔解曰〕 使言而仅如吹欤?洪纤虽殊而不相争轧。言则有立言之旨,是非相竞而其乱滋甚。乃其所言之是非,惟气所激,以淫于知而无定理,则固可视之如 音,一气至而鸣耳,是非奚足论哉!

 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?言恶乎隐而有是非? 有真伪是非,故至理以隐。 道恶乎往而不存!言恶乎存而不可!道隐于小成,言隐于荣华。故有儒墨之是非, 评曰:一篇提要。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。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,则莫若以明。 欲之者,其成心也;即下文所谓“其好之欲以明之也”。浮明而以之,乃自谓以明,愈明而愈隐矣。

  〔解曰〕 无言非言也,无道非道也。同为天气之所动,则言皆可言。知之所及,不能超乎道外,有曲、有全,有左、有右,而道皆可道。限于其知以为成心,而凭气之所鼓,不知其两可,两不可,而独有所是,偏有所非,小成之知见,成百家之师说,而儒墨其大者也。儒墨争饰其荣华,而道隐矣,两可之言亦隐矣。夫其所以的然争辨于是非者,自谓明也。斤斤然持而以之,而岂真明也哉?明与知相似,故昧者以知为明。明犹日也,知犹灯也。日无所不照,而无待于炀。灯则或炀之,或熄之,照止一室,而烛远则昏,然而亦未尝不自谓明也。故儒墨皆曰吾以明也。持其一曲之明,以是其所已知,而非其所未知,道恶乎而不隐耶?

  物无非彼,物无非是。 是,此也。 自彼则不见,自知则知之。故曰彼出于是, 此。 是 此。 亦因彼,彼是 此。 方生之说也。虽然,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; 评曰:言止乎所见曰死,又出一议曰生。刘辰翁曰:“有彼方生得此,故曰彼是方生之说也。虽然,彼是生而是非死也,是非生而彼是死矣。” 方可方不可,方不可方可;因是因非,因非因是。是以圣人不繇,而照之于天,亦因是 此。 也是。 此。 亦彼也,彼亦是 此。 也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。果且有彼是 此。 乎哉?果且无彼是 此。 乎哉?彼是 此。 莫得其偶,谓之道枢。 道本无偶。不立偶以敌人,合乎道矣。 枢, 句。 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 合于道枢,则得环中。范围众有而中虚曰环中。 是亦一无穷,非亦一无穷也。故曰莫若以明。 评曰:是非无穷,皆自谓以明者所生。敔按:“应无穷”,应是非也。两“莫若以明”,与后“此之谓以明”,读《庄》者多混看,《解》中分别观之。

  〔解曰〕 夫其所谓是非者,岂是非哉!彼此而已矣。我之所谓彼,彼之所谓我也,无定名也。见此之为此,而不知彼之亦有其此,自知而不知彼,遂怙之以为明;两相排而益引其绪,以相因而生,则立此而彼方生,使无此而彼不足以生矣。故有儒而后墨兴,有墨而后儒之说盛。夫相倚以生,则相倚以息,相倚以可其可,相倚以不可其不可,则攻人者召攻之媒也。若是,而圣人其屑以之哉?天之所籁,鸣虽异,而于天无益损也;任物之吹而无倚焉,则无所不照矣。虽然,亦因彼因此之现在吾前而照之耳。使无儒无墨,圣人亦奚照乎?照亦圣人之不得已而因焉者也。释“亦因是”句。 照之而彼此皆休矣,皆均矣。其所因者忘,而道定于枢;无穷之化声,以不应应之,而无不可应矣。若彼无穷之化声,生彼此之是非,则惟持其一曲之明而已矣。一曲之明,亦非不明也;故小知大知争炫其知。而照之以天者,无我无此,无耦无彼,固不屑以此为明也。

  以指喻指之非指,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。以马喻马之非马,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。天地一指也,万物一马也。可乎可,不可乎不可。 人谓之可则可,谓之不可则不可。 道行之而成,物谓之而然。 是非皆人之所造。 恶乎然?然于然。恶乎不然?不然于不然。物固有所然,物固有所可。 虽不然、不可者,必有其然者、可者。 无物不然,无物不可。 合而言之,则无不然,无不可矣。 故为是举莛与楹, 莛, 丝筦也,小而弱;楹,前柱也。 厉与西施, 厉,癞,恶病也。 恢恑憰怪, 恑音诡,憰音谲,与诡谲通,皆变异意。 道通为一。其分也,成也;其成也,毁也。凡物无成与毁,复通为一。

  〔解曰〕 指之屈伸,因作用而成乎异象。马之白黑,因名言而为之异称。局于中者执之,超于外者忘之。故以言解言之纷,不如以无言解之也。浸使白其黑而黑其白,屈其伸而伸其屈,则名与象又改矣。则天地万物,岂有定哉?忘言忘象,而无不可通,于以应无穷也,皆无所碍。照之以天,皆一也,但存乎达之者尔。

  惟达者知通为一,为是不用而寓诸庸。庸也者,用也; 随所用而用之,无容言也。 用也者,通也;通也者,得也。适得而几矣,因是已。 已,止也,谓因是而即止也。止谓止而不辨。

  〔解曰〕 立言者,析至一而执一偏以为一,以为道体。夫缘用而体始不可废,如不适于用而立其体,则骈母枝指而已。达者不立体而惟用之适。用爱于亲,不待言无事于兼也,爱亲而已。爱有可兼,不待言无私于亲也,兼爱而已,用乎其不得不用,因而用之,其用也亦寓焉耳。适得而几,奚有于自立之体哉?故言可已也,因乎彼此而通之,用无不适,而言可已矣。已适而用亦可已矣,知亦可已矣,如寓者之不留于逆旅。又何必于儒墨两端之外别立一宗哉!

 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。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,谓之朝三。何谓朝三?曰:狙公赋芧,曰:“朝三而暮四”,众狙皆怒;曰:“然则朝四而暮三”,众狙皆说。 狙,子余反,又七虑反,猿属。狙公,养猿猴者。芧音叙,又羊诸反,橡子也。朝三暮四,朝三升,暮四升也。 名实未亏,而喜怒为用,亦因是也。 评曰:要之不出乎环中。

  〔解曰〕 适得而几,本无必然之可据。时过事已,忘言忘知,而恶有然哉!必欲知其然者,如狙知四之为多,而迷暮之止三;喜则见同,怒则见异,又岂能固有其知乎?亦因彼此之适然者而挟之不舍。故用亦可寓也,不可执也。执则亦劳神明为一,而不知通于大同也。

 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,而休乎天均,是之谓两行。 两行,两端皆可行也。适得而已。

  〔解曰〕 时过事已而不知其然,则是可是,非可非,非可是,是可非,休养其大均之天,而不为天之气机所鼓,则彼此无所不可行矣。无不可行者,不分彼此而两之。不分彼此而两之,则寓诸庸者,彼此皆可行也,无成心也,不劳神明为一也,不以无有为有也。如是,则天岂能吹其籁,而众窍之虚,不待厉风之济矣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