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吴楚材 > 古文观止 | 上页 下页
论贵粟疏


  (作者:晁错,出自《汉书·食货志》)

 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,非能耕而食之,织而衣之也,为开其资财之道也。故尧、禹有九年之水,汤有七年之旱,而国无捐瘠者,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。今海内为一,土地人民之众,不避禹、汤,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,而畜积未及者,何也?地有馀利,民有馀力,生谷之土未尽垦,山泽之利未尽出也,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。民贫,则奸邪生。贫生于不足,不足生于不农,不农则不地著,不地著则离乡轻家,民如鸟兽,虽有高城深池,严法重刑,犹不能禁也。

  夫寒之于衣,不待轻暖;饥之于食,不待甘脂;饥寒至身,不顾廉耻。人情,一日不再食则饥,终岁不制衣则寒。夫腹饥不得食,肤寒不得衣,虽慈母不能保其子,君安能以有其民哉!明主知其然也,故务民于农桑,薄赋敛,广畜积,以实仓廪,备水旱,故民可得而有也。

  民者,在上所以牧之,趋利如水走下,四方亡择也。夫珠玉金银,饥不可食,寒不可衣,然而众贵之者,以上用之故也。其为物轻微易藏,在于把握,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。此令臣轻背其主,而民易去其乡,盗贼有所劝,亡逃者得轻资也。粟米布帛,生于地,长于时,聚于力,非可一日成也。数石之重,中人弗胜,不为奸邪所利,一日弗得而饥寒至,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。

  今农夫五口之家,其服役者不下二人,其能耕者不过百亩,百亩之收不过百石。春耕、夏耘、秋获、冬藏,伐薪樵,治官府,给徭役。春不得避风尘,夏不得避暑热,秋不得避阴雨,冬不得避寒冻,四时之间,亡日休息。又私自送往迎来,吊死问疾,养孤长幼在其中。勤苦如此,尚复被水旱之灾,急政暴虐,赋敛不时,朝令而暮改。当其有者,半贾而卖;亡者,取倍称之息,于是有卖田宅、鬻子孙以偿债者矣。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,小者坐列贩卖,操其奇赢,日游都市,乘上之急,所卖必倍。故其男不耕耘,女不蚕织,衣必文采,食必粱肉;亡农夫之苦,有阡陌之得。因其富厚,交通王侯,力过吏势;以利相倾,千里游敖,冠盖相望,乘坚策肥,履丝曳缟。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,农人所以流亡者也。今法律贱商人,商人已富贵矣;尊农夫,农夫已贫贱矣。故俗之所贵,主之所贱也;吏之所卑,法之所尊也。上下相反,好恶乖迕,而欲国富法立,不可得也。

  方今之务,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。欲民务农,在于贵粟。贵粟之道,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。今募天下入粟县官,得以拜爵,得以除罪。如此,富人有爵,农民有钱,粟有所渫[xiè]。夫能入粟以受爵,皆有馀者也。取于有馀,以供上用,则贫民之赋可损;所谓损有馀,补不足,令出而民利者也。顺于民心,所补者三:一曰主用足,二曰民赋少,三曰劝农功。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,复卒三人。车骑者,天下武备也,故为复卒。神农之教曰:“有石城十仞,汤池百步,带甲百万,而亡粟,弗能守也。”以是观之,粟者,王者大用,政之本务。令民入粟受爵,至五大夫以上,乃复一人耳,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。爵者,上之所擅,出于口而亡穷;粟者,民之所种,生于地而不乏。夫得高爵与免罪,人之所甚欲也。使天下人入粟于边,以受爵免罪,不过三岁,塞下之粟必多矣。

  【作者简介】

  晁错(前200年~前154年),汉族,颍川(今河南禹州)人,西汉政治家、文学家。汉文帝时,任太常掌故,后历任太子舍人、博士、太子家令;景帝即位后,任为内史,后迁至御史大夫。

  晁错发展了“重农抑商”政策,主张纳粟受爵,增加农业生产,振兴经济;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,提出“移民实边”的战略思想,建议募民充实边塞,积极备御匈奴攻掠;政治上,进言削藩,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,损害了诸侯利益,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“请诛晁错,以清君侧”为名,举兵反叛。景帝听从袁盎之计,腰斩晁错于东市。

  晁错的政论文“疏直激切,尽所欲言”,鲁迅称为“西汉鸿文,沾溉后人,其泽甚远”。代表作有《言兵事疏》、《守边劝农疏》、《论贵粟疏》、《贤良对策》等。

  【注释】

  1.食(sì)之:给他们吃。“食”作动词用。

  2.衣(yì)之:给他们穿。“衣”作动词用。

  3.道:途径。

  4.捐瘠(jí):被遗弃和瘦弱的人。捐,抛弃;瘠,瘦。

  5.不避:不让,不次于。

  6.地著(zhù):定居一地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理民之道,地著为本。”颜师古注:“地著,谓安土也。”

  7.廪(lǐn):米仓。

  8.牧:养,引申为统治、管理。

  9.石:重量单位。汉制三十斤为钧,四钧为石。

  10.弗胜:不能胜任,指拿不动。

  11.长(zhǎng):养育。

  12.政:同“征”。虐:清代王念孙认为当作“赋”。

  13.改:王念孙认为原本作“得”。

  14.倍称(chèn)之息:加倍的利息。称,相等,相当。

  15.贾(gǔ):商人。

  16.奇赢:以特殊的手段获得更大的利润。

  17.阡陌(qiān mò)之得:指田地的收获。阡陌,田间小路,此代田地。

  18.乘坚策肥:乘坚车,策肥马。策,用鞭子赶马。

  19.履丝曳(yè)缟(gǎo):脚穿丝鞋,身披绸衣。曳,拖着。缟,一种精致洁白的丝织品。

  20.乖迕(wǔ):相违背。

  21.县官:汉代对官府的通称。

  22.拜爵:封爵位。

  23.渫(xiè):散出。

  24.损:减。

  25.车骑马:指战马。

  26.大用:最需要的东西。

  27.五大夫:汉代的一种爵位,在侯以下二十级中属第九级。凡纳粟四千石,即可封赐。

  28.擅:专有。

  1.食(sì)之:给他们吃。“食”作动词用。

  2.衣(yì)之:给他们穿。“衣”作动词用。

  3.道:途径。

  4.捐瘠(jí):被遗弃和瘦弱的人。捐,抛弃;瘠,瘦。

  5.不避:不让,不次于。

  6.地著(zhù):定居一地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理民之道,地著为本。”颜师古注:“地著,谓安土也。”

  7.廪(lǐn):米仓。

  8.牧:养,引申为统治、管理。

  9.石:重量单位。汉制三十斤为钧,四钧为石。

  10.弗胜:不能胜任,指拿不动。

  11.长(zhǎng):养育。

  12.政:同“征”。虐:清代王念孙认为当作“赋”。

  13.改:王念孙认为原本作“得”。

  14.倍称(chèn)之息:加倍的利息。称,相等,相当。

  15.贾(gǔ):商人。

  16.奇赢:以特殊的手段获得更大的利润。

  17.阡陌(qiānmò)之得:指田地的收获。阡陌,田间小路,此代田地。

  18.乘坚策肥:乘坚车,策肥马。策,用鞭子赶马。

  19.履丝曳(yè)缟(gǎo):脚穿丝鞋,身披绸衣。曳,拖着。缟,一种精致洁白的丝织品。

  20.乖迕(wǔ):相违背。

  21.县官:汉代对官府的通称。

  22.拜爵:封爵位。

  23.渫(xiè):散出。

  24.损:减。

  25.车骑马:指战马。

  26.大用:最需要的东西。

  27.五大夫:汉代的一种爵位,在侯以下二十级中属第九级。凡纳粟四千石,即可封赐。

  28.擅:专有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