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史籍 > 三家注史记 | 上页 下页
孝武本纪(3)


  其夏六月中,汾阴巫锦〔集解〕应劭曰:“锦,巫名。”
  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,〔集解〕应劭曰:“魏,故魏国也。脽,若丘之类。”
  见地如钩状,掊视索隐说文:“掊,抱也。”音步沟切。
  得鼎。鼎大异於众鼎,文镂毋款识,集解韦昭曰:“款,刻也。”〔索隐〕韦昭云:“款,刻也。”按:识犹表识也。
  怪之,言吏。吏告河东太守胜,胜以闻。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,乃以礼祠,迎鼎至甘泉,从行,上荐之。〔集解〕如淳曰:“以鼎从行,上至甘泉,将荐之於天也。”
  至中山,〔集解〕徐广曰:“河渠书凿泾水自中山西。”〔索隐〕此山在冯翊谷口县西,近九嵕山,土人呼为中山。河渠书韩使水工郑国说秦凿泾水自中山西,即此山。
  晏温,〔集解〕如淳曰:“三辅谓日出清济为晏。晏而温也。”〔索隐〕如淳云:“三辅俗谓日出清济为晏。晏而温,故曰晏温。”许慎注淮南子云:“晏,无云也。”
  有黄云盖焉。有麃过,上自射之,因以祭云。集解徐广曰:“上言从行荐之,或曰祭鼎。”
  至长安,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。天子曰:“间者河溢,岁数不登,故巡祭后土,祈为百姓育穀。今年丰庑未有报,鼎曷为出哉?”有司皆曰:“闻昔大帝兴神鼎一,〔索隐〕颜师古以大帝即太昊伏牺氏,以在黄帝之前故也。
  一者一统,天地万物所系终也。黄帝作宝鼎三,象天地人也。禹收九牧之金,铸九鼎,皆尝鬺烹〔集解〕徐广曰:“烹,煮也。鬺音觞。皆尝以烹牲牢而祭祀也。”〔索隐〕言鼎烹牲而飨尝也。“鬺”字又作“觞”字,音殇。汉书郊祀志云鼎空足曰鬲,以象三德。鬲音历。谓足中不实者名之也。
  上帝鬼神。〔集解〕服虔曰:“以祭祀上帝。或曰尝烹酌也。”
  遭圣则兴,〔正义〕遭,逢也。鼎虽沦泗水,逢圣兴起,故出汾阴,西至甘泉也。
  迁于夏商。周德衰,宋之社亡,〔正义〕社主民也。社以石为之。宋社即亳社也。周武王伐纣,乃立亳社,以为监戒,覆上栈下,不使通天地阴阳之气。周礼衰,国将危亡,故宋之社为亡殷复也。
  鼎乃沦伏而不见。颂云‘自堂徂基,〔正义〕此以下至“胡考之休1是周颂丝衣之诗。自堂,从内往外。基,门内塾也。郑玄云:“门侧之堂谓之塾。绎礼轻,使士升堂,视壶濯及笾豆之属,降往於塾。牲自羊徂牛,告充已,乃举鼎告絜,礼之次也。”
  自羊徂牛;〔正义〕自堂往塾,先视羊,後及牛也。毛苌云:“先小後大也。”
  鼐鼎及鼒,〔集解〕韦昭曰:“尔雅曰鼎绝大谓之鼐,圜奄上谓之鼒。”
  不虞不骜,〔索隐〕毛传云:“虞,譁也。”姚氏案:何承天云“虞”当为“吴”,音洪霸反。又说文以“吴,一曰大言也”。此作“虞”者,与吴声相近,故假借也。或者本文借此“虞”为欢娱字故也。
  胡考之休’。今鼎至甘泉,光润龙变,承休无疆。合兹中山,有黄白云降〔集解〕韦昭曰:“与中山所见黄云之气合也。”
  盖,若兽为符,〔集解〕服虔曰:“云若兽,在车盖也。”晋灼曰:“盖,辞也。或云符谓瑞应也。”
  路弓乘矢,〔集解〕韦昭曰:“路,大也。四矢为乘。”
  集获坛下,报祠大飨。集解徐广曰:“一云大报享祠也。”
  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〔集解〕服虔曰:“高祖受命知之也。宜见鼎於其庙。”
  而合德焉。鼎宜见於祖祢,藏於帝廷,以合明应。”制曰:“可。”

  入海求蓬莱者,〔正义〕蓬莱、方丈、瀛州,勃海中三神山也。
  言蓬莱不远,而不能至者,殆不见其气。上乃遣望气佐侯其气云。

  其秋,上幸雍,〔索隐〕上雍,以雍地形高,故云上。
  且郊。或曰“五帝,泰一之佐也。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”。上疑未定。齐人公孙卿曰:“今年得宝鼎,其冬辛巳朔旦冬至,与黄帝时等。”卿有札书曰:“黄帝得宝鼎宛,问於鬼臾区。〔集解〕汉书音义曰:“区,黄帝时人。”〔索隐〕郑氏云:“黄帝佐也。”李奇曰:“黄帝时诸侯。本作‘申区’者,非;艺文志作‘鬼容区’者也。”
  区对曰:‘帝得宝鼎神筴,是岁己酉朔旦冬至,得天之纪,终而复始。’於是黄帝迎日推筴,後率二十岁〔正义〕率音律,又音类,又所律反,三音并通。後皆放此也。
  得朔旦冬至,凡二十推,三百八十年。黄帝仙登于天。”卿因所忠欲奏之。所忠视其书不经,疑其妄书,谢曰:“宝鼎事已决矣,尚何以为!”卿因嬖人奏之。上大说,召问卿。对曰:“受此书申功,〔集解〕封禅书“功”字作“公”。
  申功已死。”上曰:“申功何人也?”卿曰:“申功,齐人也。与安期生通,受黄帝言,无书,独有此鼎书。曰‘汉兴复当黄帝之时。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。宝鼎出而与神通,封禅。封禅七十二王,〔正义〕河图云:“王者封太山,禅梁父,易姓登崇,有七十二君也。”
  唯黄帝得上泰山封’。申功曰:‘汉主亦当上封,上封则能仙登天矣。黄帝时万诸侯,而神灵之封居七千。〔集解〕应劭曰:“黄帝时诸侯会封禅者七千人。”李奇曰:“说仙道得封者七千国。”张晏曰:“神灵之封谓山川之守。”
  天下名山八,而三在蛮夷,五在中国。中国华山、首山、太室、泰山、东莱,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,与神会。黄帝且战且学仙。患百姓非其道,乃断斩非鬼神者。百馀岁然後得与神通。黄帝郊雍上帝,宿三月。鬼臾区号大鸿,死葬雍,故鸿冢是也。〔集解〕苏林曰:“今雍有鸿冢。”
  其後於黄帝接万灵明廷。明廷者,甘泉也。所谓寒〔集解〕徐广曰:“一作‘塞’。”
  门者,谷口也。〔集解〕汉书音义曰:“黄帝仙於塞门也。”〔索隐〕服虔云:“黄帝所仙之处也。”小颜云:“谷,中山之谷口,汉时为县,今呼为冶谷,去甘泉八十里。盛夏凛然,故曰寒门谷口也。”
  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荆山下。〔集解〕晋灼曰:“地理志首山属河东蒲阪,荆山在冯翊怀德县。”
  鼎既成,有龙垂胡珣〔索隐〕颜师古云:“胡谓项下垂肉也;珣,其毛也。故童谣曰‘何当为君鼓龙胡’是也。”
  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後宫从上龙七十馀人,乃上去。馀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珣,龙珣拔,堕〔正义〕徒果反。
  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龙胡珣号。〔正义〕户高反,下同。
  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,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湖水原出虢州湖城县南三十五里夸父山,北流入河,即鼎湖也。”
  其弓曰乌号。’”於是天子曰:“嗟乎!吾诚得如黄帝,吾视去妻子如脱鵕耳。”乃拜卿为郎,东使候神於太室。

  上遂郊雍,至陇西,西登空桐,〔正义〕空桐山在原州平高县西一百里。
  幸甘泉。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,坛放薄忌泰一坛,坛三垓。〔集解〕徐广曰:“垓,次也。”骃案:李奇曰“垓,重也。三重坛也”。〔索隐〕垓,重也。言为三重坛也。邹氏云一作“阶”,言坛阶三重。
  五帝坛环居其下,各如其方,黄帝西南,除八通鬼道。〔集解〕服虔曰:“坤位在未,黄帝从土位。”
  泰一所用,如雍一畤物,而加醴枣脯之属,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。而五帝独有俎豆〔集解〕韦昭曰:“无犛牛醴之属。”
  醴进。〔索隐〕音进。汉书作“进”。颜师古云:“具俎豆酒醴而进之。一曰进谓杂物之具,所以加礼也。”
  其下四方地,为餟食〔索隐〕餟音竹芮反。谓联续而祭之。汉志作“腏”,古字通。说文云:“餟,祭酹。”〔正义〕刘伯庄云:“谓绕坛设诸神祭座相连缀也。”
  群神从者及北斗云。已祠,胙馀皆燎之。其牛色白,鹿居其中,彘在鹿中,水而洎之。〔集解〕徐广曰:“洎音居器反,肉汁也。”骃案:晋灼曰“此说合牲物燎之也。”〔正义〕刘伯庄云:“以大羹和祭食燎之。”案:以鹿内牛中,以彘内鹿中。水,玄酒也。
  祭日以牛,祭月以羊彘特。〔索隐〕特,一牲也。言若牛若羊若彘,止一特也。
  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。五帝各如其色,日赤,月白。

 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,昧爽,天子始郊拜泰一。朝朝日,夕夕月,〔集解〕应劭曰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,拜日东门之外,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”瓚曰:“汉仪郊泰一畤,皇帝平旦出竹宫,东向揖日,其夕西向揖月。便用郊日,不用春秋也。”
  则揖;而见泰一如雍礼。其赞飨曰:“天始以宝鼎神筴授皇帝,朔而又朔,终而复始,皇帝敬拜见焉。”而衣上黄。其祠列火满坛,坛旁烹炊具。有司云“祠上有光焉”。公卿言“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,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汉云阳宫在雍州云阳县北八十一里。有通天台,即黄帝以来祭天圜丘之处。武帝以五月避暑,八月乃还也。”
  有司奉瑄玉〔集解〕孟康曰:“璧大六寸谓之瑄。”〔索隐〕音宣,璧大六寸也。
  嘉牲荐飨。〔正义〕汉旧仪云:“祭天养牛五岁至二千斤。”
  是夜有美光,及昼,黄气上属天。”太史公、祠官宽舒等曰:“神灵之休,祐福兆祥,宜因此地光域〔集解〕徐广曰:“地,一作‘夜’。”
  立泰畤坛以明应。令太祝领,及腊间祠。三岁天子一郊见。”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