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史籍 > 三家注史记 | 上页 下页
夏本纪(4)


  道九山:〔索隐〕汧、壶口、砥柱、太行、西倾、熊耳、嶓冢、内方、郤是九山也。古分为三条,故地理志有北条之荆山。马融以汧为北条,西倾为中条,嶓冢为南条。郑玄分四列,汧为阴列,西倾次阴列,嶓冢为阳列,郤山次阳列。
  汧及岐至于荆山,〔集解〕郑玄曰:“地理志汧在右扶风也。”〔索隐〕汧,一作“岍”。按:有汧水,故其字或从“山”或从“水”,犹郤山然也。地理志云吴山在汧县西,古文以为汧山。岐山在右扶风美阳县西北;荆山在左冯翊怀德县南也。正义括地志云:“汧山在陇州汧源县西六十里。其山东邻岐、岫,西接陇冈,汧水出焉。岐山在岐州。”
  逾于河;壶口、雷首〔索隐〕雷首山在河东蒲阪县东南。
  至于太岳;〔集解〕孔安国曰:“三山在冀州;太岳在上党西也。”〔索隐〕即霍泰山也。已见上。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壶口在慈州吉昌县西南。雷首山在蒲州河东县。太岳,霍山也,在沁州沁源县。”
  砥柱、析城至于王屋;〔集解〕孔安国曰:“此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北。”〔索隐〕析城山在河东濩泽县西南。王屋山在河东垣县东北。水经云砥柱山在河东大阳县南河水中也。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厎柱山,俗名三门山,在陕州硖石县东北五十里黄河之中。孔安国云‘厎柱,山名。河水分流,包山而过,山见水中,若柱然也’。”括地志云:“析城山在泽州阳城县西南七十里。注水经云‘析城山甚高峻,上平坦,有二泉,东浊西清,左右不生草木’。”括地志云:“王屋山在怀州王屋县北十里。古今地名云‘山方七百里,山高万仞,本冀州之河阳山也’。”
  太行、常山至于碣石,入于海;〔集解〕孔安国曰:“此二山连延,东北接碣石,而入于沧海。”〔索隐〕太行山在河内山阳县西北。常山,恆山是也,在常山郡上曲阳县西北。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太行山在怀州河内县北二十五里,有羊肠阪。恆山在定州恆阳县西北百四十里。道书福地记云‘恆山高三千三百丈,上方二十里,有太玄之泉,神草十九种,可度俗’。”
  西倾、朱圉、鸟鼠〔集解〕郑玄曰:“地理志曰朱圉在汉阳南。”孔安国曰:“鸟鼠山,渭水所山,在陇西之西。”
  至于太华;〔集解〕郑玄曰:“地理志太华山在弘农华阴南。”〔索隐〕圉,一作“圄”。朱圉山在天水冀县南。鸟鼠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。太华即敦物山。
  熊耳、外方、桐柏至于负尾;集解郑玄曰:“地理志熊耳在卢氏东。外方在颍川。嵩高山、桐柏山在南阳平氏东南。陪尾在江夏安陆东北,若横尾者。”〔索隐〕熊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,伊水所出。外方山即颍川嵩高县嵩高山,古文尚书亦以为外方山。桐柏山一名大复山,在南阳平氏县东南。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,地理志谓之横尾山。负音陪也。正义括地志云:“华山在华州华阴县南八里。熊耳山在虢州卢氏县南五十里。嵩高山亦名太室山,亦名外方山,在洛州阳城县北二十三里也。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东南五十里,淮水出焉。横尾山,古陪尾山也,在安州安陆县北六十里。”
  道嶓冢,至于荆山;〔集解〕郑玄曰:“地理志荆山在南郡临沮。”〔索隐〕此东条荆山,在南郡临沮县东北隅也。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嶓冢山在梁州。荆山在襄州荆山县西八十里也。”又云:“荆山县本汉临沮县地也。沮水即汉水也。”按:孙叔敖激沮水为云梦泽是也。
  内方至于大别;〔集解〕郑玄曰:“地理志内方在竟陵,名立章山。大别在庐江安丰县。”〔索隐〕内方山在竟陵县东北。大别山在六安国安丰县,今土人谓之甑山。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章山在荆州长林县东北六十里。今汉水附章山之东,与经史符会。”按:大别山,今沙洲在山上,汉江经其左,今俗犹云甑山。注云“在安丰”,非汉所经也。
  汶山之阳至衡山,索隐在长沙湘南县东南。广雅云:“岣嵝谓之衡山。”〔正义〕括地志云:“岷山在茂州汶川县。衡山在衡州湘潭县西四十一里。”
  过九江,至于敷浅原。〔集解〕徐广曰:“浅,一作‘灭’。”骃案:孔安国曰“敷浅原一名傅阳山,在豫章”。〔索隐〕豫章历陵县南有傅阳山,一名敷浅原也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