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史籍 > 后汉纪校注 | 上页 下页
汉光武帝纪(44)


  建武十三年[37年]

  春正月戊子,诏曰:“往年敕郡国,勿因计吏有所进献,今故未止,非徒劳役,道途所过未免烦费。已敕太官勿复受。其远方食物乘舆口实可以荐宗庙者,即如旧制。”时有献善马,日行千里,宝剑直百金。马以驾鼓车,剑以赐骑士。上雅性不喜听音乐,手不持珠玉,征伐常乘革车用事而已。及公孙述平,传送鼓师葆车,然后乘舆器服渐备物焉。

  ①《东观记》曰:“召谭,拜议郎给事中。上每宴辄令鼓琴,好其繁声。”《袁纪》上文亦同。则光武未尝不喜听音乐也。乃国家草创,百废待兴,未敢纵情Q欲Y,故经宋弘谏止,即不复令桓谭给事中也。
  ②按《东观记》、《范书》“鼓师”均作“瞽师”。李贤曰:“瞽,无目之人也。为乐师,取其无所见,于音声审也。”瞽通鼓,释名释疾病曰:“瞽,鼓也,瞑瞑然目平合如鼓皮也。”

  二月,马武军下曲阳,以备胡寇。

  丁亥,太原王章为齐公,鲁王兴为鲁公

  ①乃依朱佑“古者人臣受封,不加王爵”之奏,改诸王为公。又按二月庚寅朔,无丁亥。《范书》光武帝纪作“丁巳”,是。

  五月,殷绍嘉公为宋公,周承休公为卫公。徙邓禹为高密侯,食四县。上以禹功大,封弟宽为明亲侯,禹以特进奉朝请。

  ①改封宋、卫二公,《范书》作二月庚午日事。按二月无庚午,当系三月事,疑《袁纪》“五”系“三”之讹。又《范书》邓禹徙封作四月事,时功臣增邑更封,凡三六五人。

  袁宏曰:古之明君,必降己虚求,以近辅佐之臣,所以寄通群方,和睦天人。古之贤臣,必择木栖集,以佐高世之主。主务宣明,不以道胜而不招;臣务对扬,不以时艰而不进。及其相遇,若合符契,功高而尊礼其人,师丧而不咎其败。此三代君臣,所以上下休嘉,比德天地。

  ①扬,说也,音易。见篇海。

  末世推移,其道不纯,务己尚功,衅自外入,君臣之契,多不全矣。唯燕然和乐,终始如一,风涂拟议,古之流矣。高祖之兴,萧公之力也,且暂亡,若失左右手。及天下已定,无所用之,赖鲍生之说,以济其身,狼顾涂跣,卒入囹圄。子房玄算,高祖之蓍龟也,始者相得,非子房不谋也。海内既安,杜门不出,假托神仙,仅乃获免

  ①《史记》淮阴侯列传曰:“何闻信亡,不及以闻,自追之。人有言上曰:‘丞相何亡。’上大怒,如失左右手。”
  ②《史记》萧相国世家曰:“汉三年,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,上数使使劳苦丞相。鲍生谓丞相曰:‘王暴衣露盖,数使使劳苦君者,有疑君心也。为君计,莫若遗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,上必益信君。’于是何从其计,汉王大悦。”则此时非“天下已定”也。而“天下已定”,复安何者,首乃汉十一年召平劝何让封,以家私助佐军,取悦高祖心。次乃汉十二年秋,客某说何多买田地,贱贳贷以自污,以安高祖心。事亦均见萧相国世家。
  ③《史记》萧相国世家曰:高祖以萧何请上林空地令民得入田怒,下何廷尉,械系之。后纳王卫尉谏,出萧何。何素恭谨,入见高祖,徒跣谢。
  ④蓍所以筮,龟所以卜,古所谓神物,以定天下之事,以明狐疑之事。此则作智囊解。
  ⑤《史记》留侯世家曰:“留侯从入关,留侯性多病,即道引不食谷,杜门不出岁余。”张良又曾曰:“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子游耳。”

  光武之在河北,未知身首安寄也。邓生杖策,深陈天人之会,举才任使,开拓帝王之略。当此之时,臣主欢然,以千载俄顷也。洎关中一败,终身不得列于三公,俛首顿足,与夫列侯齐伍。呜呼!彼诸君子,皆尝乘云龙之会,当帝者之心。鞠躬谨密,犹有若斯之难,而况以势相从,不以义合者乎?山桑侯王常、东光侯耿纯薨

  ①《范书》曰:王常薨于建武十二年,耿纯薨于十三年。《通鉴》均作薨于十二年。三书互异,未知孰是。

  是时有上书言,宜令司隶校尉督察三公。司徒据苍梧陈元上疏曰:“臣闻师臣者帝,宾臣者王。故武王以太公为师,齐桓公以管夷吾为仲父,古之道也。近魏文侯友田子,诸侯不敢入其境。高皇帝令相国奏事不拜,入殿不趋,所以宠大臣也。及新室王莽,遭汉中衰,独操国柄,以偷天下,况己自喻,不信群臣。夺公辅之任,损宰相之威。然不能禁天下之谋,身为世戮。故人君患在自骄,不患骄臣;失在自任,不在任人。方今四方未集,百姓未一,观听者注耳目之时也。陛下宜修文武之典,袭祖宗之德,屈节待贤,以示将来,不宜有司察公辅之名也。”上善其言。

  ①上书者,大司农江冯也。
  ②按《范书》本传作“辟司空李通府”,李通罢,“复辟司徒欧阳歙府”。然欧阳歙于建武十五年始任司徒,则陈元此时不当为司徒掾也。沈钦韩曰:“案经典序录,元为司空南阁祭酒。北堂书钞引华峤书云:‘元辟司空掾,宋弘受罪,上书讼之,言甚切直。’案弘建武六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。七年,李通为司空。是元辟司空府当于宋弘时也。”据此则陈元初辟司空宋弘府,后辟司空李通府,《袁纪》“司徒掾”恐是“司空掾”之误。且范、袁二书均曰李通罢于建武十二年,则此事亦不当系于十三年。按江冯任大司农,当在李通之后,高诩之前,即建武五年至建武十一年之间,而李通任司空在建武七年,则陈元上疏当是七至十一年间事。
  ③《范书》陈元传作“宾臣者霸”。按《战国策》燕策引郭隗语曰:“帝者与师处,王者与友处,霸者与臣处,亡国与役处。”宾即友也,则《袁纪》是。
  ④“况”原作“足”,据黄本及《范书》径改之。

  南阳太守杜诗上书曰:“臣闻唐虞以股肱康,而文王以多士宁。是故诗称‘济济’,书曰‘良哉’。臣诗窃见故大司徒伏湛,自行束修,无所毁玷,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,经为人师,行为仪表。在平原,吏民畏爱。遭世反复,城郭不倾,秉节持重,不可推移。陛下深见臧否,显以宰相,微过斥退,久而不用。湛德足以左右王室,名足以昭示远人。前者选择诸侯以为公卿,所以砥砺藩屏,劝进忠信。湛宜任宰相辅佐之官。”

  ①诗大雅文王曰:“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又书益稷曰:“元首明哉,股肱良哉,庶事康哉。”
  ②李贤曰:“谓年十五以上。”师古曰:“束修谓初学官之时。”周寿昌曰:“盖汉时年十五而始入学官也,故注云年十五以上。”
  ③《范书》伏湛传曰:“时蒸祭高庙,而河南尹、司隶校尉于庙中争论,湛不举奏,坐策免。”
  ④左右,相助也。易泰卦“以左右民”疏曰:“左右,助也。”

  夏,诏征湛。既到,即入见,赏赐浸渥。将用之,暴病薨。赐秘器,上亲吊祠。伏氏世以经学清约相承,东州号曰“伏不斗”,由家风化导然也。湛兄子恭,明帝时为司空。

  大司徒侯霸薨。上伤惜之,亲自临吊。诏曰:“惟霸积善之德,久而益彰;清洁之操,白首弥厉。汉之旧制,丞相拜日,封为列侯。顷以军旅暴露,功臣未受国邑,缘忠臣之心,不欲先飨其宠,故未爵命。其追爵谥霸,使袭其后。”于是封霸为则乡侯,谥曰哀侯。临淮吏民闻霸薨,莫不陨涕,共为立祠,四时祭之。

  ①《范书》光武帝纪曰:霸薨于春正月庚申。
  ②隶释卷八金乡长侯成碑曰:“光武中兴,玄孙霸为临淮太守,拥兵从光武平定天下,转拜执法右刺奸、五威司命、大司徒公,封于陵侯。”洪适曰:“侯霸传云:五威司命陈崇举霸德行,迁随宰,再迁执法刺奸,后为淮平大尹。淮平即临淮也。王莽传:置执法刺奸,选侯霸等分督六尉,如汉刺史。谓霸尝作五威司命及执法、临淮在光武时,皆非也。丞相封侯自平津始,光武以功臣未封,故霸但侯关内,既薨方追封则乡,其子昱徙封于陵,又非也。”汉碑虽可用来证史,然亦多有讹谬,不可轻信,侯成碑即为一例。


梦远书城(guxuo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